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陈氏太极拳  三三六拳谱 /部分

陈氏太极拳 三三六拳谱 /部分

 《三三六拳谱》原有两个抄本,一为陈鑫亲手书写,一为陈椿元抄写。陈鑫手书本传给陈克忠,1963年陈伯先在陈克忠处曾读过该本,后该本在“文革”初期,霉烂沤糟在陈克忠家的红薯窖里;陈椿元抄本传给陈立宪,后陈立宪随身带到四川,一次战乱中,陈立宪怕流落于非人,而将该抄本一页一页撕开,足踏于竹林泥沼之中。

序 

盖闻人列三才之一,位居五行之中。中也者,信也,天下之大本。民无信不立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老曰:“道本无名而名之”。儒日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”。鸿蒙初分之际渺渺茫茫,洪洪荒荒,无极而太极,天地日月生焉,而育化万物。圣人生焉,而渐立三教,其说有异,其理实一,一本万殊,万善同归。然人之赋性灵敏,冠于万物。其顶天立地者,绝非他物所能及,而代有圣贤出焉!有识之士,效禽兽扑斗之形,采吐纳、导引之术,仿之而成“六禽”、“五禽”之戏,以通气血,壮筋骨,进而以治疗寒暑、饮食、瘴厉所致之疾病也。演之习之,久之拳形萌焉,而形状繁而殊焉。凡拳之雏形,皆由运动身肢而定势成“着”,再串联若干“着”而编组成“路”,最后串联若干“路” 而编组成“套”。成套之后,则多因形、因人、因地或亦因寓意而各定其拳“着”、“套”之名矣。各拳虽形名有别,其体用都一也。须知造物者不易,期成都维艰,各有其长,宜互尊而重之,则武德备其功可期大成矣! 

斯拳原本无名,因本阴阳开合太极之理而成,故以太极名之日“太极拳”。太极者,道也,不居六艺之末,非赳赳之勇而可同日而语者,然有德者得而易之也。我祖传斯技,累世相承,苟能天良不昧,恪守戒箴,则尧何人也?舜何人也?人人当可为尧舜,何虞此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之物而不尽我所收哉?迨至升堂入室,即知琳琅丰盈美不胜收,进则当可为治国平天下,退则亦可以修身齐家矣!灵敏者先登,敦厚者后至固然。但后来者居上,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者,亦屡见不鲜。究其所以然,无他,不外乎其持之以恒,如琢如磨,勤苦反复而习之。勤可补拙,苦能励志,而至大成,斯诚后来者居上,而胜于蓝者之正道直径也。似此后生可畏孺子可教之秀,安能不扶摇直上大器毕成也哉! 

古之圣字为“耳口”从“耳”、从“口”,后增“王”于下成“圣”者,何也?曰:“圣”之从“耳”从“口”者,乃授者以口近受者之耳,授受其学之秘诀绝窍也。后增“王”于下成“圣”者,王者,王道也,正道也。合而释之,即授者以口近受者之耳,授其学之正道之秘诀绝窍也。故有“单传独受法不传六耳”之说,正此之谓也。 

斯谱命名“三三六”者何也?日:首“三”字者,取乾卦“〓”,乾三连属阳为天;末“六”字者,取坤卦“〓〓”(三个--),坤六断属阴为地;中“三”字者,寓以叔侄、祖孙三代“人”之意。含而成为上天,下地,人居于中,三才之象成焉。而寓意祖孙三代推演太极之理于天地之中而故名之也。 

吾非不知吾门戒规之严,择人之慎,而何敢有违口传心授之律,著书立论而泄机密哉?事缘先大人弥留之时,于勉强定静之中剀切嘱吾日:“吾之拳道,固当慎传必矣;但亦不可失传。然当今之世,灾祸频降,人生若蜉蝣,不可不虑之朝夕也,应念祖先创之维艰,宜秘书珍藏,择人待传可也。”吾曾唯唯受命,已时愈四十年矣!吾虽耿耿在怀,未敢稍忘于一旦,奈何时乘运舛,碌碌庸才,舌耕糊口者历年,致延岁月,此书不成,吾将抱恨终天。为告慰先大人在天之灵,而不揣学识疏浅,埋首于案牍之间,积时累年,撰集成篇,虽非尽善尽美铿锵鸿文,但亦绝非妄听妄言欺世盗名之谈耳f幸我后昆察之、绳之、慎之、勉之!此序。 

中华民国三年见次甲寅秋八月下浣品三序于故宅秘斋。 

戒箴 

无极太极,化物成形。阴阳开合,天地之宗。虚实刚柔,动静相生。

错综复杂,息生想通,推理成拳,万殊一统。外若处女,至柔至静。

内若金刚,至刚至雄。刚柔互济,变化无穷。潜移默化,一层一层。

层层入胜,妙无止境,修我三宝,太和其中。有我无我,色色空空。

参悟入微,其乐融融。勿恃勿恐,荣辱何惊。慎之宝之,斯道可成。

机勿轻泄,唯善授命,宁缺毋滥,抉择人龙。身世脚色,严加考证。

才德兼备,执礼谦冲。举止端庄,儒雅稳重。不淫不盗,不骗不佞。

不贪不欺,不赌不酗,不狂不妄,不骄不轻。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。

不牟名利,不谄虚荣,遵守法纪,持身珍重。于家于国,唯孝唯忠。

见义勇为,挺身拼衡。宣誓入门,循序传经。启蒙恩德,海石鉴盟。

道友昆仲,砥砺互敬。拳门繁多,尊重勿争。开山收徒,师命是从。

恪守箴戒,奉行如恒,背戒违箴,誓盟堪做。尊师重道,庶可承成。 


《三三六拳谱》是太极理论大师陈鑫所著。该拳谱言简意赅,理法详尽,是太极拳实践结合理论的一部宝典。陈伯先在《忆三三六拳谱》里写道:其封面写着“三三六拳谱秘本”、“民国岁次甲宜成”、“陈氏家藏”;封二楷书“极秘极密,勿轻示人。可传则传,否则焚之!”第三页写有:“《三三六凡例》”,“陈鑫著”,“侄雪元、椿元编辑”,“孙女淑珍”,“孙男金鳌、绍栋参订”;《凡例》的章目概分:序、戒筵、天人合一论、无极、太极、河图、洛书、三才、人身穴道、八卦等图解、拳之由来与演进、教学体用、兵器等等。  当年唐豪在陈家沟陈椿元处曾翻阅此书,仅许抄存目录,当时陈椿元手按着《三三六拳谱》,仅露了一页目录让唐豪看,《三三六拳谱》的“六”字,可能是在陈椿元的手指下按堵着,未被唐豪看见,或者是由于当时双方语音的差别,或者是由于唐豪的心情过分高兴和紧张,抄漏了“六”字,从而就把《三三六拳谱》误传为《三三拳谱》了。   《三三六拳谱》原有两个抄本,一为陈鑫亲手书写,一为陈椿元抄写。陈鑫手书本传给陈克忠,1963年陈伯先在陈克忠处曾读过该本,后该本在“文革”初期,霉烂沤糟在陈克忠家的红薯窖里;陈椿元抄本传给陈立宪,后陈立宪随身带到四川,一次战乱中,陈立宪怕流落于非人,而将该抄本一页一页撕开,足踏于竹林泥沼之中。故现世上已无《三三六拳谱秘本》原本。为什么叫《三三六拳谱》?第一个“三”字,取乾卦“三”,乾三连属阳为天,末“六”字,取坤卦“三三”,坤六断属阴为地,中“三”字,寓以叔侄、祖孙三代“人”之意。含而成为上天、下地、人居于中,三才之象成焉。而寓意祖孙三代推演太极之理于天地之中而故名! 

太极拳已成为国际瞩目的健身养生运动之首取,是深含中华古老哲学的民族瑰宝。陈氏、杨氏、吴氏、孙氏、武式等太极拳,在各地爱好者的努力下,得到了继承和发展。探寻诸多太极拳的渊源,其产生和演变都源自陈氏太极拳,故近年来习练陈氏太极拳已成蔚然,且逐渐走上时尚的殿堂。尤其是陈氏太极拳小架,在先辈拳师和当代领军人物的努力下,随着众多拳友们的钻研和追寻,这一民族瑰宝之魂,已凸现出其独特的魅力,走出神秘,走出大众,并走上了国际。这里谈几点浅薄的体会,共爱好者参考,为陈氏太极拳小架的发展尽些微薄之力,不对之处敬请指教。

初探《三三六拳谱》的边缘

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全国优秀武术铺导员、沁阳武术协会主席、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传人陈立宪,在向学生们教拳授课时,曾多次谈及陈鑫的《三三六拳谱》。该拳谱言简意骇,理法详尽,是太极拳实践结合理论的一部宝典。陈伯先在《忆三三六拳谱》里写道:其封面写着“三三六拳谱秘本”、“民国岁次甲宜成”、“陈氏家藏”;封二楷书“极秘极密,勿轻示人。可传则传,否则焚之!”第三页写有:“《三三六凡例》”,“陈鑫著”,“侄雪元、椿元编辑”,“孙女淑珍”,“孙男金鳌、绍栋参订”;《凡例》的章目概分:序、戒筵、天人合一论、无极、太极、河图、洛书、三才、人身穴道、八卦等图解、拳之由来与演进、教学体用、兵器等等。据陈伯先考证,《三三六拳谱》原有两个抄本,一为陈鑫亲手书写,一为陈椿元手抄本。

陈鑫的手书本传与陈克忠秘藏,遗憾的是与“文化大**”初期,霉烂区糟在红薯窑里。不过同仁们相信,陈克忠及其传人,一定会将这一宝贵遗产整理传承下来。

陈椿元的手抄本亲传陈立宪老师保存,可惜“在一次战乱身危时刻,因怕流落于非人,”陈立宪老师“将该书一页一页撕开,足踏于竹林泥沼之中。”后来,陈立宪老师总结所得真传和钻研拳谱的体会,以陈氏太极拳{小架式}理论、陈鑫的著作为基础,撰写《陈氏太极拳拳式讲解》、《陈氏太极拳要领》等书稿,传授于子女和学生,使这一宝典之精髓得以继承和发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