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燕青門太師鞭的源流

燕青門太師鞭的源流

传统武术器械套路。相传殷商时期纣王的大臣闻仲闻太师所创,人称太师鞭。太师鞭以鞭为兵器吸收刀、枪、剑等兵器的使用技巧,并以其特有的结构特点,在历史的转战中摸索出一套以摔、刺、削、搅、捣,括等手法始成攻防战技,独擅胜场。鞭有软硬之分,太师鞭所用为硬鞭。古时称钢鞭、金鞭、铁鞭、竹节鞭等。 

1.鞭有悠久的历史 

鞭,自古为兵家所重视,历有大将用之。在中国大年初一贴门神是家喻户晓的民间风俗。其中武门神唐将秦琼秦叔宝,尉迟恭敬德各持锏、鞭立于左右为人们驱鬼辟邪,成为鞭史的写照。据说唐朝太宗皇帝为了驱鬼命人画二将真容贴于左右门上祈求平安。秦叔宝和尉迟恭二将武艺高强,一位锏打山东六府,马踏黄河两岸,一位钢鞭神功日占三城,夜夺八寨,二位英雄助李世民打下天下建立大唐,被封为开国元勋,为人们所敬奉,祀为门神流传至今。他们手中的鞭锏可谓功不可没。鞭锏的历史可见一斑。

鞭的传说似可延伸到殷商朝代。传说,姜子牙姜太公,闻太师两员大帅各为其主施法斗智皆用鞭器。姜太公直钩银钓于渭河,得鱼。鱼腹中奇有兵法书,巧合周文王姬昌梦遇高人,寄望于太公,太公以竹为鞭挥师扶周灭商终成大业。太公所用之鞭为竹节鞭。再说闻太师以身殉国报效其主,太师有极强的精神力量,可移山倒海,手持金鞭指神打鬼。在陈仲琳(一说许仲琳)《封神演义》第四十二回“黄花山收邓辛张陶”一回书中说:“与邓忠交手,太师把黑麒麟一拨,往东便走,邓忠赶来,闻太师听脑后铃声作响,把金鞭一指,平地现出一金墙,将这员大将围裹在内用金遁遁了”。虽然此则引文并不能确证闻 太师的神鞭就出于殷商(编者:《封神演义》成书于明隆庆、万历年间,其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《武王伐纣白话文》,可能还参考了《商周演义》、《昆仑八仙东游记》),但闻太师脑后一鞭却实利害,有鞭谱为证:“脑后一鞭神鬼亡”。

鞭有书记载的可追溯到后梁时期。后梁将领招讨使王彦章(863-923)之铁鞭长汉尺六尺二寸强,重清称十五斤,凡十九节,每节以铜条束之,柄饰木而束以铜,柄端如锤,四面环列“赤心报国” 四字(摘自《中国兵器史稿》)。宋代短兵中亦有铁鞭,多节,其形大小长短随人力所胜用之人,有作 四棱形者,谓之铁间(锏)(引自《中国兵器史稿》)。

冷兵器时代的鞭,中国古籍书多有记载。明朝程子颐著《武备要略选》有鞭制、鞭法。清代金石学著作《金石索》的鞭述,周纬著《中国兵器史稿》之鞭等等。民国十八年元月姜容樵著《写真太师水磨鞭》说:“考诸古籍,实肇始於周秦,流传於汉晋,盛行於唐宋元明,相沿递嬗,代有传人。世所最艳称者。若闻仲太师鞭。伍子胥鞭击平王。秦始皇鞭石下海。韩昌黎鞭答鸾凤。尉迟恭单鞭救主。宋雍熙制鞭箭以教武士。呼延氏祖遗鞭法力扶弱宋。此其最著於前代,而彰彰可考者也”。

2. 鞭的形状结构与相似兵器的区别

鞭,古称钢鞭或竹节鞭为重兵钝器,无刃多棱,或圆形,通体呈长条花节状之硬鞭。太师鞭所使鞭器长十三把,世传有十三鞭之称。十三把意思是指以自己的手握为一把递接换手计十三把。长约三尺五寸左右约1.1米,不论人之大小均可以此法测算,这是古人留给后人的一种标量法。此鞭两头有握手把,可以左右手两头掉换使用。鞭以节为之。太师鞭除去把手鞭身分十三节,(有的连柄计十三节)也有称十三花节为十三鞭的。后手把粗径约3.5公分左右,以自己手握大拇指扣得住食指中指第一节为要求(此称盈把)。无护手盘,花节直径最大节约为4.5公分左右。粗镦细梢形成拔梢形状。后手把根有一花节为镦,梢把前有一花节为梢头。花节有园鼓形花节,有六棱形和四棱花鼓形花节。花鼓形似一个个花棱锤叠摞在一起。还有似宝塔形状的,竹节形的称竹节钢鞭。鞭,还有一类为一头有握手把,此鞭长以技法而度,后把也较长,可双手使用,多有护手盘。鞭即为重兵器,使鞭之人多力大勇猛。鞭可与其他兵器直接对撞,其手法讲究盘踞,用重力将其他兵器撞飞。古时的鞭很重有10-20斤,可见古人之功力。双鞭稍轻些。太师鞭为单鞭,呼延氏家传沿袭即为双鞭。现代人用鞭多以硬木为材加工而成,虽不及古时,但2-3斤左右还是有的。《中国兵器史稿》所述的王彦章铁鞭长六尺多即现在的两米多长,单手把,有护手盘,鞭杆处有花节十九,粗徵细梢,重十五斤。[明]程子颐鞭制说介绍:鞭长三尺五寸,鞭把长一尺四寸,共四尺九寸长。粗镦细梢,梢较尖,亦有护手盘,鞭杆处作二十八节,重十至二十斤,可双手握把,还制以鞭鞘以免生锈,古鞭用材多为铜质或铁质,重量无疑也。

古有鞭锏同类说,识鞭者通锏,通锏者知鞭,操鞭锏以效国家之人多矣。然就其造形还是有很大的区别。鞭有节有棱,而锏无节无疙瘩,锏身呈四棱形,末端无尖,有的锏身四面呈凹形,有凹面锏之名。锏的棱可以劈,平面可摔砸,但因无花节不利于错、括、带等技。锏多成双使用称双锏,故锏长不及鞭,便於双锏挥舞。唐将秦琼即使双锏于马上威震四方。鞭多单使,为单鞭,不仅长度、重量过锏,而其节作用斐然,其中每一节就是一个打击点,又可加大对撞兵器的阻错力,走鞭打出向后抽括回带的威力不难想象。

有说鞭与短棍相差无几,然知鞭节者即可知一二也。较于鞭杆有别于史出与技法,鞭杆形属棍,与短棍同,是鞭与棍之合技,器械的不同会带来打斗技法的区别。

软硬鞭之别就更大,软鞭属暗器,由九至十三节长约4寸的小金属棒连接而成,每节两端用铁环相扣,节节相通,鞭头尖利,鞭把后端有一大环作套腕用(摘自中华武术辞典〕九节鞭第一节为鞭头,似镖形,最后一节为鞭把,便于握拿。平时将鞭折选起来握于手中,也可以缠在腰上或放在袋内(摘自中华武术辞典)硬鞭是明器或以树枝,竹梢而进化,[元],[明]之前史书无软鞭记载,远古先人用树枝、竹梢抽打牲畜史见不鲜。而软鞭应规类于索系类兵器(摘自兵器史稿),发源于明代系类兵器,似绳、索、链而进化。相传在清代颇盛行。主要似鞭头伤人缠绕,摔打,无固定套路,有拳谚说:“乱甩流星,烂摔鞭”对照硬鞭不辩而别。

3. 太师鞭的传承

鞭在古时历有大将用于疆场,斩将攻城立功当时。有的枪鞭搭配,有的双鞭齐舞,还有的单鞭救主,其法变化无穷、神妙莫测,实为制胜之利器。可短兵而长用,有枪之法、如棍之勇,刀之猛,锤之劲,剑之灵,神乎其技。然武技之传承远古之法言传身教多无史载,有史可查的大都为明清之际。明朝程子颐在《武备要略选》中写到:“夫鞭之用,莫究其所自,而敬德之鞭,亦不见于史传。予少时甚慕焉,遍访不得其传。一日习单刀于冲斗公,得其法,则知刀与鞭大同少异也。其单刀轻利,用者便捷,若遇坚甲之兵,难制胜矣,鞭体重,有力者自能运用,惟以身法为要,手法便捷,步法块疾而击之,乱而取之,心手倶化,已达随便之境地,方可言技”。——“且利于马战,马上惟以身法手法,无过左右躲闪,及勾搅、撩劈、盘旋、击刺数法尽矣。今选数势绘图于后,述其势可以于枪相敌者。若遇别器,园转击杀,制胜之机在我矣。”鉴于历史的局限,信息极不流通,“遍访而不得”在所难免。尽管如此,程子颐在书中已将鞭的技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给后人。程子颐还就“鞭制说、单鞭总势”作了阐述。有识之士就此可学一二。

燕青門青萍剑大师刘文石(字九如)在学习了“西北鞭王”王延明流传的《太师十三鞭》后,很受启发,根据鞭法的技击特点和自己的实战经验,选取《青萍剑》中相关的招式技法,并参考青萍剑所用的四字排列形象取名的方法,假托“太师”之名,独创了现在蜚声武林的《太师水磨鞭》、《太师虎尾鞭》,为武林留下了宝贵的财富。他本人将随身兵器由剑改为非剑非鞭一头有把手、一头带尖带刃的铁制兵器(类似于北方冬季取暖捅煤炭炉子用的铁条),人称“铁筷子刘三爷”,后将鞭法传与弟子河北黄骅六十六村张仙岛,并得以流传。现在在青萍剑门里还有弟子练习,黄骅六十六村张氏后人也在练习这两路鞭法。武术家李雨三与青萍剑门是有渊源的,其两路鞭法得自张仙岛。《双鞭对击》、《鞭枪大战》刘文石大师并没有创编,估计是张仙岛、李雨三等武术家后来为丰富鞭法内容及实战需要续编的。姜容樵民国十七年所著《写真太师虎尾鞭》所述,“河北盐山县刘九如先生精鞭法,计四趟。总名太师鞭,分虎尾鞭,水磨鞭,鞭法进枪,鞭法对击。共三百余手,虚实变化,各有其妙。刘先生 (第五代青萍剑传人贾云鹤的表弟)传於沧县燕青門杨昆山,六十六庄张仙岛先生,张先生传于李雨三。燕青門的姜容樵、刘俊龄、陈子衡、陈风仪、陈风魁、陈凤岐,郭玉芬,杨连生,刘恩华,于得印皆从李雨三或者杨昆山先生学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