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杨氏太极拳修炼要义

杨氏太极拳修炼要义

各种拳法各有其修炼要旨,太极拳也不例外。笔者根据多年杨式褚架太极拳教学经验,提出以下修炼要义,与同好共研。    

  一、松柔    

  太极拳传统的修炼是道、技并养的功夫。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,道功是向己的功夫。太极拳之异于其他拳者,乃以柔克刚也,此乃是传统太极拳之最高指导原则,太极拳之所以能延年益寿也。晚清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(1799—1872)先生之所以能号称杨无敌,全在于“以柔克刚”的练拳哲理。太极拳的修炼,柔之前必须松。今天我们无论是练拳架,还是推手,甚至日常生活中的食、行、卧、坐、站(行坐卧走),待人接物都必须问一问自己有没有松?有没有以柔为中心的思想? 

  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有的人会笑我们,已练了这么多年太极拳了,这“松”字还不懂吗?你在练拳架时,不论是用?手或按手,你请你的朋友(同道拳友)趁你不在意之时轻轻地在你手上压一下。如果你的手能顺势而落,那你真的做到了“松”字。反之,若有抗力,你的朋友使劲仍压不下去你的手,那你就应该自己检讨你自己,一定是你自己尚不够松,应再继续练,或再找明师指点。    

  二、虚实 

   传统太极拳的练习是“虚实分清”(脚的虚实)。你在练拳时,每当虚脚迈出一步时,实脚之膝盖以下是否完全没动摇?如果没动,表示虚实之脚分清了,若动摇了,必然是犯了双重的毛病(重心不稳)。如果你自己看不到自己,也可请别的同好(拳友)印证一下。当你在练架子时,请他在你不在意的时候用脚勾一下你的虚脚,虚脚能否轻轻的被勾起来?实脚的膝盖以下动或不动?双重之病即可审知矣。先要求得人体重心落在脚下是单重,重心沉稳才算是对了(太极拳术是以一只脚撑立重心而另一只脚为虚)。    

  三、平整    

  练习?架子要平整均匀。太极拳传统练法,练起来了潇潇洒洒,如行云流水,连绵不断。 

  从起式开始至合太极一趟练完,除单鞭、下势、进步栽捶外,不应有任何高低起伏,有高低起伏就表示你的劲已经断掉了(不要练成断劲,但推手除外)。    

  四、中定    

  太极十三势寓八卦五行之理,中定属土,中土最难求。练拳也好,行、住、坐、卧也好。甚至于吃饭、写字,我们应该问一下自己“我们的脊梁骨是否竖直”。太极拳传统练习方法是自踵至顶节节贯串,而且脚心涌泉穴至顶心百会穴,应该是一条垂直的虚线,务求中正。自己若不能体会,可找人用一木棍测一下你顶心、足心间连线是否对正。有否做到上下垂直一线、中正安舒?然而这一测,你必然会发现十之八九均是不合,因为你的重心不是在实脚的脚跟,就是在两脚之间的中央,正是双重之病未除也。  

  五、根实    

  传统的太极拳拳谱云:“其根在脚,发于腿,主宰于腰,形于手指”。人人都会背诵“涌泉无根,腰无主,力学垂死终无补”,大家都知道,然确实地自我考验一下,十之八九都将发觉你的根并未在脚底,因你的全身重量多半是在膝盖上,或大腿前缘上。甚至是两个根在你两个膝盖上。其实,太极拳功夫是下功夫,长功夫。下功夫,如同将种子埋在地下,然后能发芽、开花、结果。如果你的重心没有落入脚心地下,正如种子埋在半空中一样,任你练多少年,亦仍难有成就。“涌泉无根,腰无主,力学垂死终无补”,这是先人的名言。 

  学习传统太极拳的微妙处:唯有将根向下扎实。所谓落地生根,如植入地中。然后才能向上找功夫。否则即使推手赢了,也不过是自己先天本能的几斤蛮力,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太极拳,到头来没有进展,没有成就可言。不能怨太极拳不好,也不能怨自己的老师保守,只能怪自己将种子下错了地方。祖师爷在老拳谱中早已说过:“发劲之序:乃要由脚而腿而腰,再行于手指”。但是,近代一般人多数呢?手归手,脚归脚。而且发力之序,正好相反。都是:“由手先出,再而腰而脚”,背道而驰。不能理解先师的道理,又能怨谁呢?太极拳今会被人誉为老人健身的卫生拳,医疗专利品。回忆我们这些后学的晚生实乃愧对前贤师辈们啊!有的人甚至怨其老师保守,不肯传。那看看大专院校的大学生们,研究生们……,教授讲课之后,都是靠自己课外钻研,丰富自己,智者见智,仁者见仁,再反过来聆听老师指教,则水平各异,差别很大,全在学生自己耳(太极拳术的学问不在拳里而在拳外)。学者自悟。 

  传统太极拳体用歌有云:“浑身是手,手非手”,实是一个整字。“太极拳不动手,动手不是太极拳”。已很明白地说出:我们学习太极拳的人,千万不要在手上花时间花功夫。要懂得:“手随腰动,步随身换”。太极拳是《老子》哲理,“无为而后无所不为”的老子哲理,根本上乃是“无定招,无定式”的。即有人云:“太极拳,拳无定法,劲无定劲,无根之根,无劲之劲”。在乎一心,在人自用。柔而似水,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”,是水的特性,是绵柔巧的功夫。    

  六、要领    

  太极拳的修炼,功夫全靠日积月累而能水到渠成。在日常修炼中,多注意各方面要领、要点,定能事半功倍。 

  ①松柔:手轻轻一碰,能随势而下。不顶不抗,以意为先。 

  ②虚实彻底分清,每迈一步,实脚膝以下不动摇,重心在实脚脚底,很平稳,迈步很轻灵。 

  ③切实做到平整均匀,而没有高低起伏。 

  ④时时刻刻,分分秒秒做到中定:每个架式都能做到身法中正,顶心脚心成一垂直虚线。 

  ⑤根在脚,步步落地生根,重心不偏,虚领顶劲,尾闾中正,全身松柔,心平气和,舒松自然。 

  ⑥势势求整,手不动,手彻底随腰动,步彻底随身换,身手步完全是一动齐动,以腰为中心轴动源(腰脊为动源,带动四肢齐动)。 

  如果能做到以上六点,如果能做到六七成,那么这一趟传统杨氏太极拳确实不容易使下来。其运动量就很大了,分段练习,也无不可。 

  以上数点供学习者、同好者细研之。学习太极拳不但要在拳架上用功,而且要有悟性,内涵学术丰富,而在拳外。故同师同门同拳种,同样下功夫肯勤练多练,因各人天赋不一,其差别很大,成功率极低,一般在千分之一,甚至万分之一是也。所以有很多人误解太极拳没有用,欲想练成功极难,非也。以我个人所见,如遇明师,遵循规矩,顺序训练,按步就班勤奋多练,则自有成功之一日也。


褚老师1911年在北京万通镖局当镖师,走镖之余,始入杨门,常去向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第三子、杨式太极拳中架创始人杨健侯学太极。1917年杨健侯去世。当年,褚老师离京到河北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”授拳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培养军官的学校,比褚桂亭小三岁的傅作义1920年就毕业于此校。傅作义1931年任第35军军长、绥远省主席时,曾参加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,出奇制胜的百灵庙(今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驻地)大捷成为抗日名将。作为国民党军队中最具军事禀赋的将领之一,傅作义立下赫赫战功,解放战争期间任华北“剿总”司令,1949年1月底,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(今北京)条件,率部起义。建国后,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,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,国防委员会副主席。早褚桂亭三年于1974年去世。


杨氏褚架太极拳谱

(1)太极拳初式(2)左右掤采(3)揽雀尾(4)掤捋挤按(5)单鞭(6)提手上式(7)白鹤晾翅(8)左搂膝拗步(9)手挥琵琶式(10)左搂膝拗步(11)右搂膝拗步(12)左搂膝拗步(13)手挥琵琶式(14)左搂膝拗步(15 )进步搬拦捶(16)如封似闭(17)十字手(18)抱虎归山(19)揽雀尾(20)掤捋挤按(21)斜单鞭(22)肘底捶( 23)左右倒辇猴(24)斜飞式(25)提手上式(26)白鹤晾翅(27)搂膝拗步(28)海底针(29)扇通背(30)转身撇身捶(31)白蛇吐信(32)上步搬拦捶(33)进步揽雀尾(34)掤捋挤按(35)单鞭(36)左右云手(37)单鞭(38)高探马( 39)右分脚(40)左分脚(41)转身蹬脚(42)左右搂膝拗步(43)进步栽捶(44)翻身撇身捶(45)白蛇吐信(46)进步搬拦捶(47)右蹬脚(48)左右打虎式(49)右蹬脚(50)双风贯耳(51)左蹬脚(52)转身右蹬脚(53)上步搬拦捶(54 )如封似闭(55)十字手(56)抱虎归山(57)揽雀尾(58)掤捋挤按(59)斜单鞭(60)左右野马分鬃(61)进步揽雀尾(62)掤捋挤按(63)单鞭(64)左右玉女穿梭(65)上步揽雀尾(66)掤捋挤按(67)单鞭(68)左右云手(69)单鞭( 70)斜身下式(71)左右金鸡独立(72)左右倒辇猴(73)斜飞式(74)提手上式(75)白鹤晾翅(76)搂膝拗步(77)海底针( 78)扇通背(79)转身撇身捶(80)白蛇吐信(81)进步搬拦捶(82)进步揽雀尾(83)掤捋挤按(84)单鞭(85)左右云手(86)单鞭(87)高探马(88)十字手(89)转身蹬脚(90)左搂膝指裆捶(91)上步揽雀尾(92)掤捋挤按(93)单鞭(94)斜身下式(95)上步七星(96)退步跨虎(97)转身摆莲(98)弯弓射虎(99)上步搬拦捶(100)如封似闭(101)十字手(102)合太极